介绍: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,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、激情和创新。他的《第九交响曲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,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。但你知道吗?贝多芬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已经完全失去了听觉。他是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下完成这部不
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,他的作品充满了力量、激情和创新。他的《第九交响曲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,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。但你知道吗?贝多芬在创作这部交响曲时已经完全失去了听觉。他是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下完成这部不朽的杰作的呢?
贝多芬的耳聋是逐渐发生的,他在1797年左右就开始出现听力问题。他曾经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,但都没有效果,反而加重了他的痛苦。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的病情,也不愿意与人交流,因为他害怕被人嘲笑和同情。他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,但他最终没有放弃生命和音乐。
1802年,贝多芬在医生的建议下离开维也纳到海利根施塔特小镇休养。在那里,他给自己的两个兄弟写了一封信,后来被称为“海利根施塔特遗嘱”。在信中,贝多芬坦诚地描述了自己在耳聋中所经历的苦难和挣扎,也表达了自己对音乐和艺术的执着和信念。他说:“我只能把我的生命献给艺术,否则我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。”
贝多芬从海利根施塔特回到维也纳后,继续了他的音乐创作。他并没有因为耳聋而停止创新和探索,反而创作出了更加富有表现力、感人和试验性的作品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《第九交响曲》,这是他最后一部交响曲,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加入合唱部分的交响曲。
《第九交响曲》从酝酿到完成,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。全曲分为四个乐章,每个乐章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主题。第一乐章是一首充满戏剧性和冲突感的奏鸣曲;第二乐章是一首快速而激烈的谢尔佐;第三乐章是一首优美而抒情的慢板;第四乐章则是全曲的高潮,它以一个强烈而突然的和弦打断了前面的乐章,然后引入了一个著名的低音独唱,他唱道:“朋友们,不要再奏这些悲哀的曲调,让我们改奏更加欢乐的曲调吧!”接着,合唱队开始演唱弗里德里希·席勒的诗歌《欢乐颂》,这是一首赞美人类博爱和幸福的诗歌。贝多芬用音乐表达了他对人类和平与和谐的理想和祝愿。
1824年5月7日,贝多芬的《第九交响曲》在维也纳首演,获得了巨大的成功。贝多芬也出现在了舞台上,虽然他已经完全听不见了,但他仍然用全身心地指挥着。当音乐结束时,他还没有意识到,直到一位独唱者走近他,让他转过身面对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。贝多芬此刻已经泪流满面,他感受到了人们对他和他的音乐的敬意和爱戴。
贝多芬的《第九交响曲》是一部音乐史上的奇迹,它展示了贝多芬在耳聋中不屈不挠、坚持创作的精神,也展示了贝多芬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和信念。它是一部充满了力量、激情和希望的作品,它激励着无数人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。
本站曲谱部分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分享,吉他谱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使用所引起的争议及损失。如有侵权,可联系管理员删除处理。本文链接:https://xiaotiqin.wang/zhongtiqin/12155.html